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
新闻公告
【中国扶贫网】科技扶贫好榜样 毛南山乡现贤才
作者: 环江站 更新时间: 2018-09-28

  而立之年,一位汉族兄弟受单位的委派,到国家级贫困县、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从事科技扶贫工作。从此,他离开了繁华的都市长沙、年轻貌美贤惠的妻子和活泼聪慧可爱3岁的女儿,这一“扶” ,眨眼间就是24个春秋。

  当年血气方刚、风华正茂的小伙子,已越天命之年,霜花始染着双鬓。虽然既苦又累,但当他看到经自己和同事们的百折不挠的奋斗,数以万计的贫困农民过上了美好生活的时候,心里感到甜丝丝的。他就是、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科技管理与规划处处长、二级研究员、环江县委常委、科技副县长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十大扶贫标兵、广西十大先锋人物曾馥平。

  刚刚而立的曾馥平,于1994年7月风尘仆仆来到桂西北。初来乍到,他就要下基层调查研究,看看“国家级贫困县”的老百姓穷到什么样的地步。他婉拒了当时环江县领导的休息安排,让扶贫办的同志直接带自己去“最边远最穷”的木论乡顶吉村峒吉屯。

  经历几个小时的泥沙路颠簸,再步行翻过五座山,起了个大早的曾馥平,中午时分才进到屯里。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矮房和四面透风、摇摇欲坠的茅草屋,30多户人家零零星星分散在大山之麓。屯里唯一的水源来自“天池”——下雨积水自然形成的洼地池子,布满了蠕动的小虫。屯里几乎没有耕地,只能在石缝间见缝插针地栽上几株玉米。一年四季只能喝自产的玉米粥,更别提大米粥。目睹每户一年缺三个多月的粮,曾馥平如履薄冰。他问一位大叔,您向往什么样的美好生活?大叔答道,每天能喝上没有虫子的水,一天能吃上一顿大米饭。曾馥平哽咽道,大叔您放心,我是共产党员,是国家派来扶贫的,一定实现您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!

  到环江县才几个月,曾馥平就跑遍了全县经历实力最差的上百个村、屯,发现有些地方环境极其恶劣,不适宜人类生存。通过调研,他认为要让这些地方的农民摆脱贫困,最佳的措施是异地安置。曾馥平的这个想法,与自治区领导的意图不谋而合。彼时,广西的异地搬迁扶贫才刚刚起步。为积累异地搬迁扶贫经验,他积极牵线搭桥,促成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、广西区科技厅、广西区扶贫办、环江县委、政府共同协作,在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的思恩镇肯福一带建立了一个4000多亩的科技扶贫示范区。经过两年的谋划和筹备,环江县的上南、下南、木论、龙岩4个乡大石山区的97户贫困户513名移民,于1996年9月3日在曾馥平和示范区同事的带领下,浩浩荡荡进入肯福示范区,开始艰苦创业。

  现在想起来,曾馥平还觉得不可思议。当时,移民们每家只带着一只蛇皮袋、一口铁锅、一把锄头进场,根本没有考虑到住宿和吃饭问题。在其他的移民区出现了新的生态退化,使移民再度陷入环境恶化与贫穷,纷纷回迁。为避免类似情况在自己的示范区发生,曾馥平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,大胆提出“科研机构+公司+基地+产业”模式,组建“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”,将土地分配到户,实行分户承包经营,为农户提供种苗、化肥、地膜等农用物资,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,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。实践证明,这条精准科技扶贫路走对了。不到两年时间,示范区人均收入达到1220元,实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。2017年,人均纯收入达到9664元,远远高于环江和河池市的平均水平。至2018年,环江已成功接收外地移民8万多人,本县异地安置2万多人,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县。当初“再也不用担忧喝有虫的水,每天能吃一顿大米饭”的愿望,如今显得如此朴素。

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罗贝尔博士考察肯福示范区时,认为示范区不仅是一个奇迹,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实施环境移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。作为科技部评出的“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”,曾馥平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,还有一身的伤痛。在示范区创立的过程中,他带领团队白天头顶烈日翻山越岭,跋山涉水,晚上加班整理和分析白天所收集的信息资料,因公负伤留下了尾椎撕裂的后遗症。但“孑然一身”的曾馥平,仍旧每年耗费300余天在这大山深处,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科技扶贫的事业中。

  (原载于《中国扶贫网》 2018-09-28)

版权所有: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-58
Email: hja@cern.ac.cn TEL:0731-84615220 技术支持: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